丙通全国分支机构: 广州总部 |
欢迎光临丙通MRO官网,我们竭诚为您服务!BTONE专注行业,提供更专业便捷的MRO供应!

我的购物篮0

登录 | 注册 |

行业资讯

宁德时代在印尼启动 60

宁德时代在印尼启动 60 亿美元电池项目宁德时代在印尼的电池合资工厂预计将于 2026 年年底前投产,初始年产能为 6.9 GWh。

政策暖风频吹 机器人产业

政策暖风频吹 机器人产业迎强劲动能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鸣枪开跑的余温尚存,5月25日,《CMG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机甲格斗擂台赛又在杭州拉开帷幕。这些赛事以生动直观的形式推动机器人产业走进公众视野,还通过实战竞技的方式,全面地考验了机器人在运动性能、智能决策、人机交互等多个关键领域的技术成熟度与应用可行性。

民营经济行业发展现状:我

民营经济行业发展现状:我国实有民营经济主体超1.8亿户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重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些关于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2035年纯电动汽车或将成

2035年纯电动汽车或将成为我国新销售车辆主流日前,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目标。

2025年减速器行业现状与

2025年减速器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减速器作为机械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

2025年高端装备制造行业

2025年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市场前景展望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以先进技术为核心,涵盖智能制造、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工程、新能源等领域的战略性产业,是国家工业现代化和科技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技术方案

热门资讯

社会百象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 新型储能装置加快发展脚步或将成电力市场“稳定器”

新型储能装置加快发展脚步或将成电力市场“稳定器”

2022-06-28

来源:化工仪器网浏览次数:478

新能源建设正酣,利用新能源发电减少了排放污染。然而遇到用电峰值时,新能源难以满足大量的用电需求。对此,需要新型储能来调节发电不稳定的情况。作为推动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装备和关键核心技术,储能已成为当前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


在前些日子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标准体系基本完善,产业体系日趋完备,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基本成熟。其中,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火电与核电机组抽汽蓄能等依托常规电源的新型储能技术、百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实现工程化应用;兆瓦级飞轮储能等机械储能技术逐步成熟;氢储能、热(冷)储能等长时间尺度储能技术取得突破。

 

MRO工业品.jpg


近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新型储能可作为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并对其市场机制、价格机制和运行机制等作出部署。


新型储能是针对传统储能而言。目前,我国的新型储能包括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机械储能等。


基于目前我国新能源建设现状以及电力等能源消耗情况,《通知》提出新型储能可作为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同时,加快推动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配合电网调峰。独立储能电站向电网送电的,其相应充电电量不承担输配电价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此外,《通知》指出要以配建形式存在的新型储能项目,鼓励与所配建的其他类型电源联合并视为一个整体,按照现有相关规则参与电力市场。同时,鼓励新能源场站和配建储能联合参与市场,利用储能改善新能源涉网性能,保障新能源高效消纳利用。


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加速发展,国内新型储能项目建设明显提速。截至2021年底,全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已超400万千瓦。


虽然我国的新型储能技术取得长足进步,但效率、容量、寿命等核心指标仍有待突破,特别是在新能源发电条件受限时,缺乏大容量、长周期的新型储能技术用于系统调节。对此,下一步将新型储能将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向着反应快、功能全、配置灵活、建设周期端、资金逐步减少等特点发展,进一步发挥电力调峰、调频等作用,缓和风力、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带来的波动性。未来,“新能源+储能”等常规火电配置储能、智能微电网等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商业模式逐步拓展,对能源转型的支撑作用初步显现。




广州市丙通电子元件有限公司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400-0980-380;邮箱:sales@btone-mro.com。本站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时需注明出处:丙通MRO 新型储能装置加快发展脚步或将成电力市场“稳定器”

本文地址:http://www.btone-mro.com/BtoneInform/newsContent.aspx?id=23274


Copyright 2008-2011 广州丙通电子元件有限公司 粤ICP备19120971号-1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埔南路63号科研办公楼201-208房 电话:020-31701070 传真:020-31702851

知名品牌  |  XML地图      需要MRO工业品的朋友欢迎来丙通MRO采购!